; G5 ]- t6 L. N) }7 C ' z7 f0 r8 l( I" E 在这里,邻居的儿子的行为举止并没有变,所变化的只是农夫找到斧子前后的主观观念。也就是说,农夫先有了“疑人偷斧”的观念或偏见,于是就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待邻居的儿子,似乎处处都能发现可资证明自己怀疑的“疑点”。找到斧子后,农夫的怀疑观念或偏见不复存在了,于是也就看不见那些“疑点”了。可见,邻居的儿子身上的疑点,正是农夫心中的怀疑观念“投射”上去的。 : d6 f" c' }: i& _4 |4 S8 m. }0 `0 }% ]' d ~2 F* r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都是带有一定的心理倾向性的,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接受那些与自己的已有观念相符合的事物,同时忽略甚至排斥那些与自己的已有观念不相符合的事物。即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由于已有观念的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或解释。测谎也是如此。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测谎者本身处于怀疑被欺骗的心理状态之中,因而他往往会把欺骗作为解释使他感到困惑不已的事情的合理原因,特别是那些生性多疑的人尤其如此。 - L0 m Y; t7 y7 W ; S9 _( j S: E1 o. m5 t1 x 把欺骗作为许多现象的原因可以使人心满意足,这是因为这一解释非常合适也极为合理,当我们找不到其他解释时,这一解释就既简单又现实。其实呢,那种需要被解释的现象要么是由错误造成的,要么是有违常情的,要么是出于我们还不知道的因素。: c$ |# `! d1 m' G: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