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小鸡出生在一个农场,无忧无虑安心地生活。
* E3 @6 ?0 N( B# n8 D* Z
8 y: X+ {1 k9 T+ T
4 F! |" S' u" m- H/ M: h) |% I?????????????????????
0 @, H1 Y7 F! o4 P h( ]% \ R4 C
/ L( ?: l% O% O+ g' t* D. g; j& Z p* R+ l* t9 S4 H4 C) I
鸡群中出现了一位科学家,它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每天早上,食槽里会自动出现粮食。6 Y/ \, g" g- T, p" d/ {3 r" R
9 ?5 S) w* [' F6 t
作为一名优秀的归纳法信徒(Inductivist),这只科学鸡并不急于给出结论。它开始全面观察并做好记录,试图发现这个现象是否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成立。( j7 p5 b& a: ~# ?( U2 I6 i
; D7 [) Z+ `" A1 y/ ?
“星期一是这样,星期二是这样;树叶变绿时是这样,树叶变黄也是这样;天气冷是这样,天气热也是这样;下雨是这样,出太阳也是这样!”
9 y; F7 E5 [/ J9 f* a
: `6 o& E# i( N2 H每天的观察,让它越来越兴奋,在心中,它离真相越来越接近。直到有一天,这只科学鸡再也没有观察到新的环境变化,而到了当天早上,鸡舍的门一打开,它跑到食槽那里一看,依然有吃的!
0 I |- G- J4 U% d# ~
5 z; v' |1 [+ X2 ?- a' {) H" Y! A' g科学鸡,对他的小伙伴,志在必得地宣布:“我预测,每天早上,槽里会自动出现食物。明天早上也会有!以后都会有!我们不用担心饿死了!”' o2 `0 d3 L) I K1 {9 c" W
% i+ d" ]4 T9 I! h- l: H
经过好几天,小伙伴们都验证了这个预言,科学鸡骄傲的并兴奋的把它归纳成“早起的小鸡有食吃定理”。
- U+ G0 r- ^9 W. u7 `$ Y; R' i8 H) x3 U9 P6 s5 Q
正好,农场的农夫路过,看到一只兴奋的鸡不停的咯咯叫,他笑了:“这只鸡很可爱哦,不如把它做成叫花鸡好了” 。
: G9 A7 ?+ [- D9 N$ s% j+ [
# [/ u. J, i2 ]" f科学鸡,卒于午饭时间。
; G( B5 F4 ^7 H' r& k/ ?# c4 _5 p. c% { x3 a3 ~ t0 }
在这个例子里,这只罗素鸡(Bertrand Russell’s chicken)只对现象进行统计和归纳,不对原因进行推理。
9 z5 D0 S% o: w( T. m& h2 }# ?, o& j: ^: Y; H8 \/ N
而主流的基于统计的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也是通过大量的案例,靠对文本的特征进行归类,来实现对识别语义的效果。这个做法,就是罗素鸡。7 n, Z7 \( u" x" M; O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