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微机故障的维修方法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进行判断,并且借助于一些软件、工具、仪器设备等进行维修工作。这种维修方式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而且工作效率直接受到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影响。3 A/ c/ g. y3 l" H! S! o
0 [$ I+ k% w. ~& d- s; Y
2 b; M- l+ ~5 h
在微机技术发展的几十年中,这种借助于人工经验的维修方法并没有本质的改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微机技术在不断高速发展中,没有形成一个基本固定的组成模式,而且技术的不断更新淘汰,也导致了维修方法无法采用某一固定模式。
5 u: L! b' _* v# t- J
1 G: I* k7 H5 [' K1 n0 i7 ^
- ]& w. `' D4 I0 L/ `: J: Y 微机维修的基本思想可以根据摩尔的“思维试验”进行:( |3 k- S$ V6 [- J$ \
5 k# E4 i/ e) b$ {
按照他的基本思想,可以将微机或某个设备看成一个只有输人端和输出端的密封黑箱,严禁撬开箱子窥看,要想知道它的内部秘密,只能输人一些参数和进行某些试验,然后观测输出端的行为,根据观测结果判断黑箱的内部秘密,这就是黑箱原理。
, H- z0 U( x6 m m6 c* ]: C# N, y9 B& B
微机维修时,维修人员往往采用某种方法进行一些处理,然后观察微机故障是否消除。如果故障消除,则认为维修方法是正确的;否则,就认为这种维修方法有问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这种微机维修方法简单省事,不需要对微机硬件作深人了解,只要熟悉微机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方法效率不高,可重复性不好。因此,这种维修模式还远不够完善。4 X, `0 e' q- w& \, ]" g$ ^- X5 S7 \( M
6 }1 U ~9 U8 _5 O/ l
大部分微机硬件故障都有蛛丝马迹,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观看、监听、按压、敲击、插拔等简单的方法进行故障检测,达到故障维修的目的。0 o9 f) k9 C$ M+ A) j
& B4 v4 k2 D: U5 H+ z s
1.查看法。可以借助于手电、放大镜等工具进行仔细观察,常常可以发现以下故障现象。
& ] @* \0 i E" n- i# E6 n8 l
: X& i0 Y1 Y `& Q2 I
8 r" G1 y/ P. j0 l& M 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电路板有无断线、氧化、虚焊等现象,发现后应及时处理。观察芯片表面字迹和颜色,有无焦色、龟裂、字迹颜色变黄等现象,如有则更换此组件。观察电路板上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电路板的元器件之间,造成电路板短路。
5 Y* O; ^/ N* R5 L9 H4 X) q3 M: b6 T/ z& ]% H V
观察板卡上是否存在断线故障。常见的断线故障有信号线内部断裂、保险丝熔断、印刷电路板上线路断裂,电阻、电容、线圈或晶体管的引脚断裂或脱焊等,这种故障一般凭眼睛观察即可发现。
) g" U, h. k0 j, R1 I$ P# Z; }# A4 O5 Z$ ]2 p! d
观察板卡上是否有短路故障。这种故障通常发生在印制线路和集成电路引脚之间,以焊锡及裸露的引线相碰造成的短路比较多见。另外,电子元器件管脚相碰和元器件与屏蔽罩、金属底板、散热片之间相互接触而造成的短路也时有所见。短路故障一般用眼睛就可以看出来,但有些短路故障较为隐蔽,常常需要仔细观察才能辨认得清。0 W* a% w; r# t& {" z6 V
5 S( B/ T q. F* O& K9 k( ` 观察板卡上是否有元器件故障。电解电容器在工作中温升较高,液体漏出外壳,这时外壳大多胀裂变形,可认为电解电容漏电。印刷电路板和元器件引脚之间产生漏电。通常在漏电区域可见污垢、尘埃、水汽等现象。在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因电解电容漏液、水汽及焊膏之类而造成的漏电。; Z1 K d! ?) J d
# ? H2 O9 C0 X: R2 ]$ u/ A观察机器中的各种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屏显示的信息是否正常。! z3 s: x; N9 I/ [5 L. j' F
观察电阻是否存在过载烧焦变色,这时可闻到表面油漆烧焦之味。7 e$ Q& F& v+ a* l+ Q! }7 w2 i; }
观察印刷电路板是否有过热烤焦或被高压打火碳化现象,这时可闻到树脂板烤焦的气味。/ w% U' J. J& y
! f3 }0 \ `' h
电源变压器过载时,温升迅速,并可闻到烧焦绝缘清漆和树脂等味。
. C ]* P* M; j3 E9 O* j观察电子元器件或线路是否有打火现象,这时可见放电闪烁或点线状火花。( j8 S# Z, C. n9 |
显像管打火时,伴有管颈部发紫光或蓝光。高压打火时往往可以闻到臭氧味。$ w. X* Z4 m* V2 U. T C
观察电感线圈中的磁芯是否有脱落或碎裂现象。
6 X0 I3 q, c: R2 ]1 m! m/ s3 k: m. t
! A) Y$ D5 ~! `% s9 x. r 案例:显示器电容损坏,导致无显示信号。
* J: z R- [* W7 l" y% Q9 R2 A: B& Y2 r 故障现象:一台彩色显示器工作时光栅闪动,电源指示灯时明时暗。
% }" H) \& ~ ^; n/ ~ 故障处理:进行直观检查发现显示器电路板行并联逆程电容(640μ[email protected]μV)虚焊,打火造成大电流保护,断电从而导致屏幕闪动。维修时将电路板上烧糊的碳化层刮掉,重新焊接电容排除故障。
- G( b$ w# c4 |0 \* ]0 p/ C
$ @' M' e3 b6 D/ m+ B* \ 2.监听法。监听电源风扇、软驱、硬盘、显像管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特别是硬盘工作中的异常声响,如果与正常声音不同,则应立即停机检查。
7 {# B6 w: s" X& ?" j8 ]6 u* S$ C* l
. _/ p5 P7 j! k$ G 微机正常工作时,电源风扇、CPU风扇、扇热风扇是微机工作惟一的噪音源。如果突然发出爆炸声,往往是电路板上的电容爆裂。; H0 F$ h" f" q, H* \
) n. I7 _9 h; \$ y% r" Z' { 显示器开关稳压电源行频失控或过载,通常可听到开关电源变压器发出的“吱吱”声。微机工作环境非常潮湿时,可以听到显示器高压阳极轻微的“哒哒”声。
# H8 q6 h; T1 N! N) d' z) c0 G" C* r. |" U3 [# b
3.触摸法。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首先应当释放身体上的静电。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CPU散热片、集成电路芯片、显示器机壳上方、硬盘表面等设备,根据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一般部件外壳正常温度不超过50°C,CPU等部件温度稍高。
) _6 g T/ a& m8 \7 _7 t
# J& J9 V- M" ]' v2 `
5 O; s% U$ `8 h# B u' t 手摸上去有点温度应属正常,如果手摸上去发烫,则该部件可能内部电路有短路现象,电流过大而发热。集成电路、大功率管、电源变压器和行输出高压包等元器件比较容易发生过热故障。检查时,应注意与正常温度比较,并留意开机时间的长短,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Y) c4 U( h- D* _
% m# z) v( N: v: _. m0 c$ _
' h7 q" g4 s. p& s. O: }' W. K 4.按压法。用手轻按芯片、元器件、板卡,查看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当遇到时有时无、时好时坏的故障时,可采用按压的方法进行检测。发生这种故障的元器件并没有损坏,由于接触不良造成信号时通时断故障。可用螺丝刀手柄轻轻敲击怀疑有故障的电路插件,或用手按压可疑的电子元件、集成电路芯片、插卡、插头,扳动可疑的元器件、插件、插头、底座、簧片等,边操作边观察故障现象的变化。
5 n$ w7 e1 J3 b4 u
6 n% b0 `5 @3 z* q; t0 ?0 Z
! X8 u& k& }7 n 当对某些元器件进行处理时,故障现象消失或变为固定性故障,就证明该元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这时再查明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修复。用这种方法,常常可以快速地将故障定位到一块插件、一个插头、接口或元器件上。这种方法是检查虚焊、开路等接触不良引起的软故障的最有效方法,很容易发现虚焊、脱焊、开路以及印刷电路断裂等故障的位置。' h6 ?' ~1 }! }
' j0 }4 y1 F* T4 Y: y, C( {
1 {5 U3 j( w/ I) S; Y 5.敲击法。机器运行状态时好时坏,可能是由于各种元件引脚虚焊、接触不良、板卡金属孔氧化等原因,造成接触电阻增大,致使微机产生随机性故障。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敲击法进行检查,用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若故障排除,说明故障是由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这类故障一般难以检测到确切的部位。+ l, u& H. ^% X# I5 P+ u
* b9 \8 `& S9 t( H0 f
/ u: A% a$ c z9 a2 L% M- x% e 6.插拔法。将微机板卡、芯片和外设信号连接线插人或拔出来,寻找故障产生原因。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常用方法。如微机在某时刻出现死机现象,很难确定故障原因,采用插拔法就有可能迅速查找到故障原因。依次拔出各个板卡,每拔出一块板卡,测试一次微机当前状态。一旦拔出某块插件后,机器工作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在这块插件板上。若拔出所有板卡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插拔法适用于板卡、集成电路芯片和外设。* _. T$ C9 ?# p9 {2 @6 z0 L4 l
# T, q8 A9 F; H" c2 G; Q
插拔法维修时,可以排除一些芯片、板卡与插槽接触不良,将这些芯片、板卡拔出后,再重新正确插人,可以解决因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使用插拔法还能发现微机电源功率不足的故障。插拔微机各个信号线连接处,检查有接触异常的地方。如电源线、开关、连接线插座是否接触可靠。6 g# k6 o. D- O
2 S( g/ N" t3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