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黑币0 个
成长值21891 点
金币7209 个
精华贴5 个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但是可以纳很多妾啊!
作者: caozsay" T! `" @+ b1 K7 }3 P
6 [; v! V7 M; z1 {; L8 Y7 Y. h我们来谈谈 996 工作的历史和逻辑。
m4 l1 S$ |9 Q4 U/ Y
1 L+ Z% k: x8 e7 v1 G% E第一个阶段,宅男蹭网阶段- u5 G6 v: d' O. W5 O, J& [
# N" D! H' r4 e# B$ @+ Y$ l5 [ b6 x4 W90年代末,我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就是程序员,那时候没有996一说,而且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每天6点下班,保安会进来赶人的,你想主动加班都不行,但那时候还是会找借口加班,找上司经理说有事情没做完,请经理签一张加班单,才能让保安宽限一下,晚上8点半吧,还是会被赶走。
8 L9 L/ [- [: X5 O L$ o6 k% w- @9 L9 y- X" G! Z; d, H1 k
为啥要主动加班呢?不是因为热爱工作,而是因为宅男啊,公司有空调,有电脑,有互联网接入,干嘛不在公司啊,出去干嘛啊。你说为什么不回住处上网,先不说的当时买个电脑要花最少两个月工资,拨号网络了解不,上网费好几块钱一个小时还死慢知道不,90年代末的月薪才多少,至于移动互联网,不好意思,不要说当时移动互联网还不存在,连手机都还很稀缺呢。1 O- F$ i4 b" n' g1 A9 u4 ?
" k+ r5 V' Y4 Z
当时,说真的,我都羡慕可以自由加班,不会下班被保安赶的公司某个研发部门,更不用说他们居然还有特么的加班费可以拿,羡慕的二次方有没有。 $ F6 L9 t) S7 R5 u7 G0 ]
5 T+ p5 p1 c5 j2 [
早期,程序员喜欢主动加班,主要是因为很多单身程序员,在公司可以蹭网,回家实在没事,那时候拨号上网实在太贵,当然公司蹭网多了,慢慢就会习惯拖拉,反正觉得不着急回家,很多工作拖拖拉拉到下班后才开始做,下班后做有个好处,产品人员啊,业务人员啊,都走了,相对安静,也不开会了,可以安心写点代码,不想上班的时候那么疲于应付。8 O$ q7 t9 l! U) S% K8 g9 A9 _+ M
8 K2 a% u s$ [3 P& [2 M
此外,大城市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晚高峰堵车实在难受,与其路上煎熬两个小时,不如晚点回家,至少路上可以少点痛苦。如果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很理解路上煎熬,先不说挤车的痛苦,试着不带手机出门一天。
, x3 {/ r: Y1 e' g1 s0 J+ [! S0 T! Z9 p: g/ t
这是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程序员喜欢主动加班的主要原因。7 x4 A7 i8 c! T% ^
6 k& k6 C) P' J1 c7 ?
第二个阶段,为梦想奋斗阶段 \; X, R9 w1 ^4 c; k7 [
5 z K Q/ G7 I9 C
之后不久,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互联网的神话开始给很多年轻人打鸡血,必须承认,当年互联网并不是很多优秀年轻人的第一选择,那时候互联网还比较弱小,但仍然有一些人,被互联网的前景所感染,义无反顾的杀入这个行业,在各个创业公司里,为梦想战斗,说实话,早期进入互联网的年轻人,很多都还是非常有梦想的,特别是一些原本可以去外企的优秀年轻人,在当时社会的传统观点里,去投身互联网其实是很疯狂和不可理喻的事情。
+ y* C4 f, a2 x1 I
, r4 l6 v! Q( n% | y3 f) g/ L# Q实话说,在这个阶段,基本上那些加班的程序员其实很容易找到不加班的工作,换到不加班的公司,甚至待遇更高,社会认可度更高,而他们选择创业团队并主动加班,真的是,十分的认可这个行业,非常想证明自己,想通过个人努力达成梦想。
4 j4 H) }( S a% e8 ~# e5 F4 L& w& Q! w0 V
那个年代,也没有企业敢把996当作招聘条件,但当时硅谷风开始兴起,不计考勤的风气很流行。
6 n; v5 I) T- R9 v; ^5 J
) a2 r% J9 ~/ K+ H我们所看到的几个巨头崛起的早期,其实很多都有这个不计考勤,但加班很疯狂的氛围,而这个氛围最初,并不是靠制度约束的。当然,也有很多即便加班成风,依然死掉的互联网公司。6 a" F2 w. B$ X/ b9 q7 }- @" c
4 F5 U* U/ C7 f+ s( [: d
第三个阶段,不拼就会死的阶段
, i4 X4 J; l8 M" p8 J. ^5 f7 c" k' v
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从梦想走向现实,程序员薪酬水平越来越高,但伴随而来的业内竞争也越来越残酷,而此时,必须要说,程序员的人群也越来越庞大。
5 z9 w2 m+ t& v, D) F) k' n) _ |2 c4 I! s& ~; e8 g: F2 z: w
无论优秀的程序员,还是平庸的程序员,都面临不同的竞争和挑战,优秀的程序员希望能在大公司上升一个台阶,而平庸的程序员希望保住自己在创业公司的饭碗,但同时,对于创业公司的老板来说,他们更希望保住整个公司的饭碗。
: T8 Y, ~2 [1 }7 @3 _9 _
* S, B& J3 h5 i0 O2 m* k R竞争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几乎每个新的热点领域,都会有大量的创业者,资金和程序员拥入,在激烈的竞争中,市场给出了答案,肯拼肯加班的公司,存活率和发展状况明显高于那些悠闲不加班的公司。是的,当然你可以给出反例,证明确实有不加班的好公司可以发展的很好,但当创业者找不到自己其他竞争优势的时候,爱拼才会赢,这句歌词就是他们唯一的信仰和支撑。; m0 P! h1 D+ s! K6 k" ?; |! L
8 {4 [( ^4 @% c" P8 v1 q一些创业者就开始提倡996,从一些小手段的尝试开始,比如说晚上8点开会,比如说不加班的员工被辞退,逐渐形成了他们认为合理的制度,就是加班是生存的基石。3 M. r; j9 ?& Y. ]2 ?2 U4 W
9 Z N) b2 x: Z) U% _
那么,问题来了,程序员为什么会接受呢?
3 l- C+ m2 ^7 K4 l% G- f% B6 m E- f+ Q+ a T# H0 |% p1 V
为梦想打拼的程序员依然存在,但比例越来越低。而无路可去的程序员,渐成主流,不加班,我还有其他选择么?
5 M- d0 |3 x& Q
1 U2 d; J( c4 F/ a第四个阶段,最不缺的,就是肯加班的程序员
) j: s* {' G3 ^) {: X7 p
. ~0 |' D8 l. Z+ w9 a6 Q页游刚兴起后,页游开发团队蜂拥而起,一些成功团队的核心纷纷出走成立新的工作室或公司,大量的团队裂变,大量的资金涌入,然后当市场增速停滞,突然发现,大部分页游开发团队,是赔钱的。8 v/ ]- |; ^" G. z* ?* A, Z
1 w$ g+ c y* M& V/ F
移动互联网崛起,中国移动游戏开发团队最高峰的时候,貌似有上万家,仅仅成都可能就有几千家,我们知道游戏畅销榜的数据,大概前100名是能吃饱饭的。剩下的99%呢?6 ?: A+ P0 D: ~! P# u$ c1 U
# P1 D. W A0 o. O6 b$ ?/ a移动游戏风潮散去,p2p金融的团队呼啦啦不知道多少家,现金贷呼啦啦不知道多少家,就算市场空间真的存在,请问最多能够有几家活下来?, ~+ v" G/ R0 Z, p- ?2 I
, }5 ?* i! Y+ Q! o4 S/ K9 I: J共享单车,算了,我不说了。3 n& i. ]6 g' S$ N- A, D
! S, q9 n% n7 h$ ^ ?$ q
过饱和竞争的情况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了,从一个风口到另一个风口,程序员们辗转挣扎,还都没意识到,这个东西,其实最终是要破的。
/ w& t: F/ K* u7 m
4 ]5 V' l3 Z* ~很多程序员没意识到今年发生了什么,可能觉得裁员只是个别企业的行为,或者说是短暂的行情问题。1 F( _1 b( o. V* j+ j/ q# S& h
* Z7 D! C6 ?6 t8 Z就在2017年底,2018年初,我在国内拜访一些新兴巨头的时候,得到的感知还是,全面扩军备战,对,就是一年前,全面扩军,全面大战的态势,头条,滴滴都在疯狂招人,当时滴滴正准备应对美团的挑衅。更不用说区块链行业,你们可以回忆看看去年初都发生了什么,但是短短一年,世道彻底变了。) H* H/ n! k4 n* N' H
& s/ ~0 A9 c& z2 o1 O
市场逻辑变了,以前是拼规模,拼规模才能抬高估值,才能把对手熬死,让接盘侠肯继续把游戏撑下去,但,哎.......
/ I# M6 _7 G2 j& U" Q; A3 d7 J3 \1 w( E: B9 ]% ~
当接盘侠退出市场后,一切都变了,企业家,创业者发现,要收益,要靠自己养活自己了,然后一切就理所当然,如果很多程序员还把眼光放在某个企业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是某个特定政策的问题,那就真的是一叶障目了。
1 E# V" R6 k1 M3 j
. Z; U; D/ U% x3 N今年,停战了,各个企业算算帐,都想怎么赚点钱,那么,为什么还要养那么多程序员。) u& X6 C: ?/ E# l0 f: @# B- x
" y E- T/ t) w, @# k为什么我说最不缺的就是肯加班的程序员,知道每年多少个新人进入程序员这个职业么?然后算算每年多少人会退出这个职业?自然主动退出这个职业的,估计连新加入的零头都没有吧。
8 t& l, i' g" {5 D* i
3 x* v; m' o( A+ U/ n平庸的程序员早早早就不稀缺了懂不懂!!!
- V0 F% C, w6 x0 E* |7 j, h前几年的资本疯狂,风口的轮替掩盖了这个事实懂不懂!!!2 h! ]/ _' t+ O) q2 ~* f5 f. P* T
互联网上半数以上程序员写出来的代码和产品最终根本不会上线使用,或者上线也没人使用,大部分都是垃圾懂不懂!!!
# N5 J6 L! x+ l- L5 g# t2 A! P3 I* v3 A) z e
我希望程序员都懂一点逻辑,懂什么逻辑,你恨996,这是政治正确,但你要是懂逻辑,你应该能理解,那些知名企业敢强推996,底气在于,你不爱来没关系,后面有的是排队来的。0 s1 r. p0 v- `- N3 t
. ~) k0 n' w2 ~$ X
那你说,如果现在强制那些企业不搞996会怎样,可能有人觉得,没有996,工作做不完,就会招更多程序员,是不是大家日子都会好过一点,如果你这么想,我只能说,你的逻辑不合格。
?! p: ^( D2 i* y1 _( ~- G/ }- E0 s
如果严禁企业996,我告诉你们,大部分平庸的程序员,将变得毫无价值。你说那些工作做不完怎么办?不用担心,那些提供职位的企业都会消失掉。那些抢不到一线人才,只能试图靠拼体力来跟巨头互联网公司抢饭吃的企业,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了。这才是真正的逻辑。- D, V: ~7 `! l4 w/ [+ t
$ _! g9 b) y/ Y$ @6 X一个巴掌拍不响,谁更稀缺,谁更强势,这是基本道理。职位更稀缺,资方就强势,人才更稀缺,劳方就强势。你要做的,只有让自己能够更快的进入稀缺的阵营,稀缺到对方不敢跟你强势。
8 Z. }- r# w8 W- ~6 u
3 ^6 N, O+ w0 |' y中国高水平程序员目前仍然是稀缺的,但是,我实话告诉你们,所谓高水平的门槛越来越高,而一些曾经被认为是尖端的技能贬值的越来越快。你水平高还不够,还要够年轻。你现在水平高也别得瑟,用不了几年可能就落伍。5 n3 k/ b/ K3 c3 g
* i0 w( }4 G/ Y5 o7 a8 I$ ^& p
我看到有年轻人还在说,今年毕业不好找工作,读个计算机研究生再找吧,三年后,你知道又是多少新人入局了,跟有三年职场编程经验的本科生比比,你真的确定自己有优势?
8 J$ T7 p5 v, Q
, B# ]' _0 U% Y* A{:7_721:} ) c+ l7 N9 z* v/ f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大学教育,说的很有道理,当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说实话即便是清华北大里,很多老教授,可能知识结构都是非常陈旧的,没办法,中国有一段时间教育不正常,又和世界沟通少,一些中年教师的学术素质也很堪忧,但那个年代,也没有办法苛求更多,但每隔十年,就有很大的变化。
o& G0 m j# h) q: [1 n) M% d _/ G! I7 f/ g' S3 o
20世纪初的时候,欧美二流名校的博士生回国,拿一两篇高质量论文,就很容易获得教职,而且甚至提升很快,毕竟当时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者专家是非常稀缺的,但再过十年,又不一样了,没有世界一线名校博士学位和多篇高质量论文,已经很难获得清北的教职,到如今,十年前清北的标准已经是很多其他一线高校的标准,门槛一直在水涨船高,当然我们也看到国内一流大学的国际排名也一直在前进。那么再过十年呢?
% t7 E) w" D: o4 f. i1 Y: O: b) ~$ q
这个说的是高等教育领域,其实程序员也是如此,稀缺时代,一个所谓可用程序员的门槛是很低的,高水平的标准也很低,但是每年,随着更多人的入职,这个门槛都在上升。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资本的狂热不断创造着更多的工作岗位,这掩盖了很多问题,让很多从业者误以为职场水涨船高是常态,但当市场回归理性的时候,我希望你们要认识到,其实,市场调节,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方向。3 W6 O$ w- R4 l7 s4 ], `/ h
; U2 d8 x; c: ?) J P5 c# ^6 z
996是个市场选择,不是某个企业家,某个企业可以只手遮天的,没有谁有这个本事,给他们底气的,是那些排队等offer的应聘者。( |' v8 Z1 ]) n
- g$ Z1 ?3 h) j+ x1 m这很不正确,但这是事实,事实经常不正确。9 Z4 x% F* D; E f6 A$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